• 因永昌小区区域闸门更换,于2023年9月8日9时30分至14时30分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海关馨苑、永昌小区、电信小区、联通小区及永昌养老院。请相关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给您工作、生活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因永昌小区区域闸门更换,于2023年9月8日9时30分至14时30分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海关馨苑、永昌小区、电信小区、联通小区及永昌养老院。请相关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给您工作、生活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09/06]  
  •       因南水北调泵房设备突发故障进行抢修,导致部分小区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泰山路农业局住宅、丰满区政府住宅、宝山路11号楼、宝山路1号楼至5号楼、泰山路1号楼、泰山路37号楼、泰山路39号楼、吉林大街80号楼、宝山路建行楼、设计院住宅楼、民航住宅楼、广森住宅楼、清新家园、嘉业景园、园林综合楼、城建住宅2号楼、体委住宅楼、博物馆综合楼、安全局住宅楼、天山小区二期、龙湾雅苑、天山小区、天山小区四期、经贸委4号楼、新宝山住宅楼、新宝山综合楼、化工设备厂楼、金丰小区、园丁园小区、瀚林苑、恒泰馨居、工具小区、烽火小区号楼、号楼、3号楼、北华大学西校区住宅楼、宝山路税务住宅2号楼、丰教住宅楼、东林小区、烽火小区、烽火西区、烽火区、烽火动迁楼、烽火街工会1号楼、林学院改造楼、林学院19号楼、送配电小区、泰山路72号楼、烽火区、丰教综合楼、公路五处楼、环保家属楼。      预计抢修时间:2023年9月5日5时至12时。提示:在此期间,请用户随手关闭水龙头,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09/05]
  •        因郑州路供水管线维护,于2023年9月5日22时至9月6日2时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沟北小区、新北家园小区、新吉林街坊、贻翔苑小区、新地山湾区、新地山湾区、山湾人家小区、江机工专小区24号楼至49号楼、51号楼、昌河领秀小区27号楼至34号楼、北华大学小区、书香庭院小区、电机厂2号楼、6号楼、8号楼、9号楼、12号楼、沟北314号楼至318号楼、长青公寓、新吉林0号楼至48号楼、冶金公司、富华家园1号楼、2号楼、山前西区、陆军代表楼、解困楼、绿盛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瑞吉特殊化学品有限公司、龙北路吉化消防队、吉林石化乙二醇厂、吉林省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请相关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给您工作、生活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09/05]
  •      为保证安全、优质的供水,按leyu乐鱼(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水箱消毒清洗计划于2023年9月1日至9月28日对丰满区部分小区进行水箱消毒清洗,清洗期间暂停供水。      1、9月1日22时至9月2日5时东山泵站水箱消毒清洗,影响范围:丰安家园、蓝景东悦、龙城帝景公租房、龙城帝景3小区、龙城帝景区一期、龙城帝景区二期、龙城帝景区三期、中海国际社区一期、中海国际社区区、中海国际三期、中海温莎庄园、中海原山、中海铂悦公馆一期、二期、中海伴山郡、中海剑桥郡、中海环宇公寓、泽信吉府、泽信江山府、泽信东山府、中海寰宇天下、人民大剧院、冰上运动中心、丰满公安分局、江南乡政府、东山实验小学。      2、9月5日22时至9月6日5时环山泵站水箱消毒清洗,影响范围:胜亚东方红、绿景馨苑、绿洲公园、高新区廉租公寓、碧桂园翡翠山、吉林市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数据中心分公司、吉林市鹿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长久专用有限公司、吉林市恒胜电子有限公司、吉林市新特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吉林市荣升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振宇养老康复中心、吉林市高新区消防中队、吉林市吉福参有限公司、吉林市亚东集团有限公司。 [08/31]
  •       因遵义东路吉化体育场院内直埋供水管线突发漏水进行抢修,导致部分小区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商贸小区、1区、3区、1区至6区、4区至6区、小北山甲小区、龙山峻一期、二期、三期、武汉路北小区、龙山鑫苑、铁南小区、遵义新居、天太农民新村、景秀嘉园、风云印象、高铁回迁楼、天太小区、联化小区、荒山小区、龙东小区、吉化新居一期、二期、西区、东区、东方新居一期、二期、延川小区、环球小区(二小北)、龙东鹏程小区、花园小区、市场综合楼、站前综合楼、站前南楼、钢4号楼、环卫楼、铁百住宅楼、商场综合楼、环球商贸、小北山16号楼(水泥厂楼)、负甲15号楼、22号楼、24号楼至26号楼、黄房胡同平房、铁西平房、天太平房、化工学院平房。      预计抢修时间:2023年8月29日14时至16时。在此期间,请用户随手关闭水龙头,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给您工作、生活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08/29]
  • 为确保相关区域的安全、优质供水,按leyu乐鱼(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水箱消毒清洗计划,于2023年8月28日22时至8月29日5时对大碳素泵站进行水箱消毒清洗。清洗期间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汇丰万家灯火、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矿建小区、矿建青年楼、炭素厂山下小区、水泥厂小区。请相关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为确保相关区域的安全、优质供水,按leyu乐鱼(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水箱消毒清洗计划,于2023年8月28日22时至8月29日5时对大碳素泵站进行水箱消毒清洗。清洗期间暂停供水。停水影响范围:汇丰万家灯火、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矿建小区、矿建青年楼、炭素厂山下小区、水泥厂小区。请相关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如提前或延时恢复供水,不再另行通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08/28]
  • 2月6日,万达江畔人家第... [02/09]
  • 爱岗勇担当 敬业敢作为 [01/17]
  • 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自己的... [11/30]
  • 11月17日,北胜小区0... [11/17]
  • 11月14日,白山乡松江... [11/14]
  • 勤政务实 真抓实干 担当... [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

     

    19845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5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082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76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三节 城镇水污染防治

        第四节 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第五节 船舶水污染防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

      第五条 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六条 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七条 国家鼓励、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八条 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条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

     

      第十二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水体的使用功能以及有关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确定该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省界水体适用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十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或者地方的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六条 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前款规定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编制,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县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等部门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经批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据,规划的修订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依法批准的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十七条 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要求,制定限期达标规划,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限期达标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八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涉及通航、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交通、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

      第二十条 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后,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并下达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对国家重点水污染物之外的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第二十二条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设置排污口的,还应当遵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对所排放的水污染物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商同级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十四条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水环境监测规范,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状况信息,会同国务院水行政等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水环境监测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机构负责监测其所在流域的省界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有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的,应当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兼顾,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维护水体的生态功能。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环境保护联合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流域生态环境功能需要,明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组织开展流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评价,实施流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预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流域生态环境功能需要,组织开展江河、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源涵养林、沿河沿湖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整治黑臭水体,提高流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从事开发建设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第三十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义务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在检查中获取的商业秘密。

      第三十一条 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公布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实行风险管理。

      排放前款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公开有毒有害水污染物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第三十三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三十四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准。

      第三十五条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十六条 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三十七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第三十九条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第四十条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防渗漏等措施,并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应当使用双层罐或者采取建造防渗池等其他有效措施,并进行防渗漏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四十一条 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第四十二条 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报废矿井、钻井或者取水井等,应当实施封井或者回填。

      第四十三条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第二节 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工业布局,要求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第四十五条 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和处理产生的全部废水,防止污染环境。含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应当分类收集和处理,不得稀释排放。

      工业集聚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工业废水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后方可排放。

      第四十六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设备名录。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设备名录中的设备。工艺的采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工艺名录中的工艺。

      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四十七条 国家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第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采用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工艺,并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

     

    第三节 城镇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九条 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城乡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编制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建设、经济综合宏观调控、环境保护、水行政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收取的污水处理费用应当用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理处置,不得挪作他用。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十条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处置污泥,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标准,并对污泥的去向等进行记录。

     

    第四节 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二条 国家支持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第五十三条 制定化肥、农药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标准,应当适应水环境保护要求。

      第五十四条 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五十六条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

      畜禽散养密集区所在地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第五十七条 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

      第五十八条 农田灌溉用水应当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禁止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或者医疗污水。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城镇污水以及未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的,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第五节 船舶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九条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船舶的残油、废油应当回收,禁止排入水体。

      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应当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的国际航线船舶排放压载水的,应当采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或者采取其他等效措施,对压载水进行灭活等处理。禁止排放不符合规定的船舶压载水。

      第六十条 船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防污设备和器材,并持有合法有效的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证书与文书。

      船舶进行涉及污染物排放的作业,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在相应的记录簿上如实记载。

      第六十一条 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修造厂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船舶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设施。

      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修造厂应当备有足够的船舶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设施。从事船舶污染物、废弃物接收作业,或者从事装载油类、污染危害性货物船舱清洗作业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其运营规模相适应的接收处理能力。

      第六十二条 船舶及有关作业单位从事有污染风险的作业活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水污染。海事管理机构、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监督管理。

      船舶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过驳作业,应当编制作业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和污染防治措施,并报作业地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禁止采取冲滩方式进行船舶拆解作业。

     


    发布时间:2023-03-29   |   发布人:管理员  

    CopyRight@2014 leyu乐鱼(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地址:吉林市桃源路108号 邮编:132011 联系电话:0432-62059527 水务集团邮箱:jilinshuiwu@yeah.net


     
    主办:leyu乐鱼(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吉ICP备16008561号-1